掌握「四要」-談父母如何陪伴青少年面對情竇初開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
讀國二的女兒最近很愛慕班上幾位男同學,似乎期待以男女朋友的身分在班上互動,這麼小就想交男朋友,我應該阻止她嗎? |
「吾家有女初長成」能夠反應父母對於女孩成長的感動,看到孩子一天天的長大,有著欣慰、期待及失落的複雜心情,當孩子開始期待與異性接觸時,一方面為孩子長大而感到高興,另一方面不免擔心她是否能夠保護自己,新聞不時報導小情侶因父母反對交往而反彈,鑄下更大的遺憾,讓身為父母者面對孩子的情感議題,更為不知所措。
青春期的孩子因生理急遽轉變,對異性產生好奇,孩子生活在性觀念開放的現代環境,卻來不及建立成熟的性知識及性態度,家有青少女的父母其擔憂更是不言而喻,當孩子開始想進一步的認識異性時,父母先別急著圍堵,陪伴建立正確的性別教育及自我保護,有助於孩子未來面對親密關係的態度,本會提供以下建議,給父母們參考:
一、要接納
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萌生情愫,父母別急著生氣與責怪,接納此時他們想接近異性的心事,協助青少年瞭解情感上欣賞另一個人,是成長過程中的自然現象,也是重要發展任務,例如避免和孩子說:「你還太小,不懂什麼是愛。」那會讓孩子拒絕吐露心事。
二、要鼓勵
多鼓勵孩子以正常的管道認識朋友,例如學校、社團、參加營隊活動…等,且避免一開始就進入一對一的交往關係,約會模式以由團體交往的社交型式較佳,例如:與幾位同學一起相約看電影,看完電影互相討論電影情節或是分享感受…等。
三、要引導
當青春期的孩子與異性走得近時,父母先以平常心的態度面對,並引導孩子引導孩子討論如何和異性相處,避免過度解讀對方的行為,例如:當異性對自己很好時,就認為對方是想追求自己。
四、要教導
協助孩子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性及異性朋友能夠提供不同面向的陪伴,因此成長過程有夥伴一起經歷喜悅和困難,是孩子無形的資本,因此,特別禁止孩子與異性朋友互動,容易影響未來親密關係的建立,但同時也需教導孩子判斷危機及保護自己的方法,例如:避免單獨與異性去暗處,當有人侵犯自己時,勇敢向對方說「不」,而行為也明確表達不接受。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除了期待凡事自己做主外,想接近異性也是成長過程的自然現象,父母保持著開放且理性的態度,能夠成為孩子在面對兩性關係的領航員,學習掌握住自身安全及避免陷入危險,無論同性或異性,良好的人際關係都會是陪伴孩子的支持力量,「張老師」基金會歡迎大家電話直撥「1980輔導專線」,與我們一起討論您的擔心,我們願意陪伴著您一同面對孩子的青春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