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孩子們的內心,跟他/她們一起看世界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
張老師 您好: 暑假到了,我的孩子一整天待在家裡,不是在滑手機、打手遊就是睡覺,我實在很擔心他一整個暑假都是這個狀態,講個幾句就會不開心。請問我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自動自發的讀書或出去走走呢? 焦慮的羅媽媽 敬上 |
親愛的羅媽媽 您好:
收到您的來信,就像看到廣大的媽媽們吶喊心聲。暑假,彷彿就像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一場耐力拉拔戰一樣,看誰撐的久,誰先放棄。過往,孩子沉迷於電視,而如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手機遊戲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幾乎是人手一隻,一有空就會拿起手機在社群軟體發個圈,刷個屏,聊個群,組隊打遊戲,甚至有些孩子會因為無法即時得知朋友們透過手機發佈的新近況,擔心跟不上大家的話題,為了降低被排除在外的焦慮感,而更加依賴手機,無心在其他事情上。
此時,許多家長很容易在這種情況下將自己擺在孩子的對立面,希望一心可以把孩子拉出來,讓他們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但是,這樣的態度,往往容易引起孩子們的反感,導致雙方在一個不良的溝通循環裡。
明明是為他/她好,為何被拒絕?
家長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想要讓孩子們擺脫網癮,父母要先放下為孩子「貼標籤」並以身作則帶領孩子們一起做:
1.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第一位老師,當孩子們在家裡看到的情況是父母都在滑手機,在孩子需要人陪玩的時候、學習需要輔導的時侯、有快樂想分享的時候,家長還是盯著手機,次數多了孩子就會減少交流溝通,也轉身投入網路世界。
2.撕除「貼標籤」:
深入了解孩子迷戀遊戲的真正原因,放下視遊戲如洪水猛獸的成見,把負面標籤從孩子身上撕除,透過遊戲去了解及觀察孩子內心渴望、在意是什麼,為何會讓他/她需要從遊戲中才能獲得滿足。
進入孩子世界,可以這麼做:
1.開啟對話:
了解孩子正在玩的遊戲,知道「為什麼我的孩子會沉迷」、「他/她喜歡什麼樣的遊戲」,體會孩子心中在想些什麼。透過良好的互動與溝通,讓孩子們也了解父母是真心關心自己,而非反對他/她正在做的事情。
2.共同約定:
與孩子們共同討論並制定玩遊戲或用手機的時間,雙方一同遵守,讓孩子們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當發現孩子們有進步時,適時給予稱讚及鼓勵。
3.引導興趣:
了解孩子們的興趣,培養孩子們用興趣替換遊戲,從中找到自我價值。建議是孩子平常想做的興趣或體能活動,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如:孩子們本身對學習樂器有興趣,可以提出讓孩子們去上課的建議,詢問孩子們的想法,並在孩子們學習過程中,一起分享他們的成果。
4.適當留白,給予孩子成長空間:
暑假有時候是孩子探索新奇,決定興趣志向的時間。他/她們可以閱讀喜歡的書籍、思索未來的方向、自主的分配時間。有的時候,給予孩子們一點的空白時間可以讓孩子自我整理並內化,對他/她們發展個體自主性是有益的。此時,父母可以扮演在孩子們探索過程中給予正確方向的重要角色。假日時,也可以安排全家一起出遊的活動,增加家人間的溝通對話,拉近與孩子間的距離。若有需要或想找人傾聽心聲,可以撥打「1980—依舊幫您」輔導專線,讓電話另一端的「張老師」適時地給您關懷和支持,傾聽您的心事,陪您走過每個人生的重要階段!中華電信之用戶(手機、家裡與公共電話)直撥1980專線,皆是免付電話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