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Hot News

Hot News 最新消息

20220630
家庭關係-面對孩子的未來,父母只能陪伴,不能決定105年

面對孩子的未來,父母只能陪伴,不能決定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

 

張老師您好,我的兒子今年是高三學生,上個禮拜突然和我說他不想念大學,高中畢業後想要直接去找工作,不知道他哪根筋不對勁,突然做這樣的決定,我跟他爸說以後,他爸暴跳如雷,說甚麼”絕對不准,一定要讀完大學,不唸大學,你要幹嘛”……,現在兒子每天回房間後就躲起來,父子二人因為這件事已經一個禮拜不說話了,張老師,我該怎麼辦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仍主宰著大部分父母對孩子未來的生涯期待,認為升學是唯一的最佳出路,期待孩子有不錯的學歷,以便因應社會現實的需求,至少取得進入社會有基本薪資及工作位置的門票,甚至強烈建議孩子或幫孩子決定選讀的科系,有些更期待孩子至少要碩士畢業,以便有35K~45K起跳的工作薪資。這樣的涉入和框架,壓抑孩子的自我與興趣探索,往往造成孩子的身心問題與家庭關係的風暴,真的每個孩子都適合這條路嗎?在此,『張老師』基金會有幾項建議提供父母們參考:

 

先別急著被情緒綁架,傾聽孩子怎麼說

    身為父母很容易落入以普遍化(例如:大部分的人高中畢業都有讀大學…)及結果論(例如:至少要讀到大學畢業…)的思維來衡量孩子的生涯決定是否正確,以致父母常因孩子的一句話或一個決定而勃然大怒,忘了聽聽孩子是如何思考與做決定的?

    孩子是真的不想讀大學,還是在升學的準備期間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於是情緒低落,不敢面對考試可能帶來的挫敗與失落?還是孩子尚未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不想盲目地挑選一間大學就讀?有無可能這真的是孩子自我探索且深思熟慮後的決定,想提早進入社會先接受工作經驗的鍛鍊?抑或孩子受到同儕的影響,有了其他考量?然而,不讀大學就沒用嗎?

    若孩子的決定與父母的心意違背,多半不敢說出口,當孩子一旦願意說出口,是否思索過孩子真正想要傳達的是甚麼?孩子願意冒險的目的又是甚麼?一昧地以權威或情緒勒索的方式要孩子順從,會不會更錯失了親子溝通的可能,以及陪伴孩子面對未來的迷惘與焦慮,甚至陪喪了親子關係。

 

與孩子同步,在前進路上同行

    高中生決定是否就讀大學時已是邁入18歲的年齡,除了形而上的決定是否升學或就業之外,更有價值的學習在於,孩子邁入成年前期,逐漸意識到要為自己生涯與生命選擇負責任的開端。過去在就學的階段或十二年國教的制度下,大部分孩子不太思考未來生活與工作的世界,總是不斷被升學制度、父母期待或社會價值觀決定去向,孩子沒有機會在自我探索、職業興趣、工作世界與生活風格之間形成更真實的連結,因此,這一刻是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孩子值得父母好好的陪伴,一起攜手前進,尤其當孩子主動拋出難題,意謂的是對自我獨立的宣示,以及以為父母是可以尊重與信任的。

    然而,父母如何接招呢?您對於現今的升學制度是否熟悉,是否明瞭孩子的人格特質、專長與興趣所在,是否瞭解孩子在校的學習狀態,是否願意擺脫過去成長的經驗限制,重新理解孩子的世代所可能遭遇的困境,以及現今社會的就業市場需求及動態。此外,父母需覺察孩子所處的成長階段,適時改變對待的方式,孩子不再是襁褓及稚嫩的年紀,需要以面對成人的方式予以尊重與溝通,如此孩子才可以放心的長出自己的力量,亦即作為成人的重要示範。

    因此,父母可以和孩子分析討論選擇繼續升學與就業二者的優缺點,以及一起蒐集重要的資訊,有助於做出更適切的決定。若繼續升學,孩子的興趣取向與學習成就是否相符,對於選擇學校與科系的考量為何,對於未來大學四年的規畫;若是選擇就業,孩子需要具備怎樣的態度及能力,孩子對於就業市場的選擇取向與考量為何,是否瞭解找工作的管道與資源,在就業時需要準備及注意的事項…等等。若孩子願意提早進入職場,也不要剝奪孩子磨練的機會,工作給予的鍛鍊,不是學校和父母給得起的。

 

關係與生命的意義比選擇更重要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是否直線發展或可預測,孩子不斷在探索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以及如何做真實的自己,在這探索的路上,難免跌跌撞撞,鼻青臉腫,甚至情緒低落、沮喪,然而生命無法由他人替代而活,生命需要自己承擔。況且誰說人生只有一條路,人生何處不是轉捩點?人生不也常似浪來浪去的高高與低低嗎?

    選擇是短暫的,即便錯了或不適合了,還有修正的機會,但關係是一輩子的,孩子不管做了甚麼決定,最幸福的莫過於有父母的支持與陪伴,就像是走向人生戰場背後的軍師,時時可以一起討論與商量的夥伴,父母的願意放手,讓孩子適性發展,孩子就能更有自信與空間打造屬於自己的生命王國,並且贏得了尊重、信任與關係。

  父母願意拋開傳統的刻板印象與迷思,學習相信孩子,更客觀看待生命中需要的多元能力,孩子的生命才會變得更有趣與快樂,讓孩子的天賦與心靈自由,而非因為替孩子做了決定,未來成為孩子對生命與決定無法負責任及遭遇困境時的罪人,我想這都不是我們樂見的。

 

  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十分不易,在您陪伴孩子的同時,『張老師』1980專線也非常願意陪伴您一起面對問題,一起讓孩子與我們都更好,生命也因此更加美好豐盛。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