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Hot News

Hot News 最新消息

20220629
學習問題-一個你我都必須學會的課題-在人群中看見自己103年

一個你我都必須學會的課題-在人群中看見自己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

 

不知道為什麼,從小我就和同學處不好,但是升上專二開始,情況好像變得更糟糕,彷彿我得了傳染病一般,大家都向老師反應不想要跟我分在同一組,我好訝異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沒拖累過別人,總是別人遲交害我必須加倍辛苦地完成小組作業;我也不打小報告,那些說三道四的同學反而人緣好的不得了。我不喜歡現在的感覺,我不喜歡在人群中被孤立。

 

    在台灣,12-18歲的青年朋友們,多數面臨到的發展困境不外乎是學習困擾與升學壓力、或者是人際關係的衝突與迷惘(包括友情、親情和愛情)這兩大類型;在「張老師」基金會的統計裏,青少年撥打1980輔導專線請求協助或建議的問題中,也是以人際關係議題為主。而社會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son所提出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主張在青少年階段的核心任務是發展心理社會身分的認同感,簡言之,青少年朋友們想知道自己在群體中的角色與價值,也希望從中重塑自我概念與形象,在別人眼中看見自己的樣子(無論喜歡與否),這與學齡期或學前階段專注在個體發展內在狀態是很不同的。

    然而,努力成為一個負責任有能力的人,但又同時跟朋友們互動融洽,有時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總是有些因素會導致我們被排擠被疏離,在人群裡只能孤單地一個人生活著,畢竟無論是「特立獨行」與「曲高和寡」、「一丘之貉」與「蛇鼠同窩」都會讓我們的人際關係充滿了疑惑不解,孤立或融入,就經常成為青少年朋友學習獨立思考和社交技巧的人生歷練。其實,如果我們能弄清楚內心真正的盼望,在人群裡不迷失,在孤獨中有依靠,那麼就不會單純為了維繫友誼而失去自我價值判斷,也不會因為過度堅持個人意見而令人難以忍受。

    「張老師」基金會高雄分事務所何錦玉總幹事表示,其實青少年階段是學習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的重要時刻,當我們能面對不同場合、情境、對象與年齡層的朋友皆能樂在其中而不迷失的話,「三人行亦有我師」的學習成長就會在不同人生階段給予自已重要支持。雖然不同樣態下的人際關係有不同的註解和需要,但一般來說,樂於和大家相處同時他人亦喜愛與我們互動,其實有幾個原則是放諸四海皆準的:

原則一:熱忱待人

    這是最簡單的道理:「我們總是喜歡靠近散發溫暖陽光的人們」。所以試著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做作業,摒除幫別人收拾爛攤子的想法,堅信同學因為信任才願意讓我們有更多的學習機會。你會發現歡喜做甘願受的智慧,不僅改變我們的心境,也將直接會反映在你的人際關係裏。

原則二:能夠開放自己

    譬如在進行小組作業時,如果我們能夠廣納建言,即便小組意見不完美但畢竟是大家的共識,或許就會發現當時的堅持往往僅是凸顯自己的特立獨行,說的明白些,80分與90分之間的距離就是人際關係的鴻溝,當這些標準降到大家都能夠共同參與的狀態時,同學們便自然而然地投入其中,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也能在這裡派上用場喔!

原則三:具有同理心

    雖然大家每天都坐在教室上課,不過人的心情無時無刻都充滿變化:身體的不舒服、收到情書的興奮、早上跟父母有了衝突、上次月考成績不理想…等,簡單說,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情緒能夠被朋友在乎關心,或許前提是,先關心朋友的喜怒哀樂。古云:「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們若能常懷同理心來處事待人,自然人際關係就會無往不利。

原則四:能夠欣賞自己

    曾經有個廣告詞為「自信的女人最美麗」,意謂著相信自己並且欣賞自己優點的人最能散發出令人心悅誠服的氣息,「張老師」說的可不是跋扈狂妄的自大狂,而是謙恭有禮的君子,我們若能發揮所長並能自我肯定的同時,別人也會同步感受到悅納的態度,因為真正欣賞自己的人也會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

原則五:願意廣納建言

    一個真正受到大家推崇且愛戴的人,通常不是因為他特別有能力或者是才華洋溢,而是他願意傾聽別人的意見並且改正自己的過錯(無論是有意或無意),然後誠懇地與朋友相處;要做到這點真的不容易,不過一旦我們能夠身體力行,必然使得良師益友門庭若市。這就是蘋果電腦執行長賈伯斯的名言:「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

 

    長久以來,「張老師」基金會一直是青少年朋友們談心說話的好聽眾,陪伴著青少年度過學習階段、升學階段,也陪伴著大家一起在成家立業、教養溝通過程中找到內心的力量與更好的選擇。如果您有任何煩惱,別忘了撥打「張老師」基金會1980輔導專線,我們都會樂意傾聽您的需要。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