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Hot News

Hot News 最新消息

20220630
家庭關係-孩子,你還好嗎?淺談自殺意念者的陪伴與照顧106年

孩子,你還好嗎?淺談自殺意念者的陪伴與照顧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

 

小花是名國中新生,這學期開始全新的國中班級生活,一開始小花每天都很興奮,常常都會拉著媽媽聊班上發生的有趣事情。但是最近,媽媽發現小花變的不太想講話,也不太與家人互動,每天放學回家後都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有天,早上在打掃小花的房間時,媽媽在地上發現一堆揉皺的紙團,聯想起小花最近的異狀媽媽立刻打開其中一張紙團,「不曉得活在這世上有什麼意義」一行斗大又歪斜的字深深震撼媽媽的心。媽媽將剩餘的紙團一張張打開,裡頭一句句負面的話讓她眉頭更加深鎖,擔憂小花可能有結束生命的念頭,不知該如何是好…

 

  青少年時期是正屬於自我認同的階段,而在學校的人際互動、家庭中的親子關係,皆有可能影響著青少年的自我認同。當自我認同是感到混淆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出現徬徨、迷失,以及情緒不穩定的狀態,倘若這時候孩子遇到讓自己情緒低潮、不穩定的狀況,卻又不曉得自己可以如何求助,很有可能就會讓孩子走向一條無法回頭的道路。

  因此,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若是有發現到孩子已經出現有想自殺的念頭或行為,父母親及師長可以透過下列方式,來協助與陪伴身邊的青少年:

 

穩定自己的情緒、觀察孩子的行為

當遇到孩子有自殺的傾向時,首先要讓自己的情緒先安定下來,避免讓自己慌亂了腳步,唯有自己先穩定下來,才有心思可以去好好面對這樣的狀態。同時,可以觀察想自殺的孩子的行為舉止,瞭解孩子身邊的環境與資源的連結,嘗試理解孩子目前遇到的困境,並且嘗試與孩子做進一步的接觸與溝通。

 

瞭解孩子的想法、嘗試理解與溝通

當發現孩子已經有想要自殺的徵兆或是行為時,可以找一個不受打擾,且也是隱密的環境與孩子聊聊,讓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可以去說自己的事情,在溝通與瞭解的過程中,以下有幾點會需要特別留意:

(1)耐心地傾聽與理解

通常想要自殺的人,會需要更多的時間與空間來好好的說說自己的狀況,所以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要嘗試去理解孩子的心思,並發揮耐心仔細的聆聽孩子想要告訴自己的訊息。

(2)開放與接納的態度

透過開放的溝通,可以嘗試瞭解孩子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什麼時候開始有這樣的念頭?透過關心、開放、接納孩子想法的行動,來讓孩子看見身邊的資源。

(3)避免的行為

最重要的是,要以不批評的態度去面對孩子,尊重與傾聽孩子遇到難題的想法,避免使用否定的態度面對孩子的感受,例如:告訴孩子一切都會沒事的、挑釁孩子去自殺、忽視孩子的想法。而對於孩子想要自殺的狀態,也要避免展現出過度震驚的樣子,應以溫暖的態度傾聽、用感情去同理孩子們的感受,

 

進一步的評估與陪伴

在與孩子建立好關係之後,接下來則是要評估孩子目前的危險性,包含是否有可能會再自殺的念頭?生活中有什麼事情是孩子所困擾的?在經驗中有什麼事情對孩子來是痛苦的?不因看見自殺念頭降低而失了陪伴,應是要時刻的關懷與傾聽,讓孩子能夠看見自己活下去的力量。

很多時候,孩子在生活所經驗到的事件,足以讓孩子痛苦到想放棄,卻同時也還握有一絲活著的渴望,更多時候,孩子遇到困難時,很有可能會不斷感到無助、絕望,甚至覺得自己在面對生活的困難時,是感到無力的。而這些在心中出現的矛盾、複雜的情緒,都將可能成為壓倒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因此,我們能做的,即是讓孩子想活著的念頭增強,瞭解孩子想活著的想法,並且予以肯定和支持,同時也讓孩子瞭解當遇到困難時,身邊仍然有其他的親人、老師,可以一起陪伴與走過。

 

  若您在生活上遇到了人際、課業、情感、生涯發展上的困擾,歡迎來電「張老師」中心1980輔導專線,「張老師」願意陪伴你一起走過。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