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Hot News

Hot News 最新消息

20251120
【高雄張老師】高雄「張老師」中心陪你看見社群中情緒訊號對健康的影響

近期名人的情感事件在社群平台急速發酵,大量截圖、私密對話與指控在網路上瘋傳,引發全民討論及站隊關注。然而,這些事件所造成的影響已不僅止於八卦層面。高雄張老師中心指出,在社群高度透明、訊息快速散播的年代,青少年每天接收的「關係示範」多半來自網路,而非生活中健康的人際互動。若不加以引導,孩子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把「情緒操控」「網路公審」「不健康的界線」視為親密關係的常態。

一、社群事件正在悄悄重塑青少年的「親密關係觀」

青少年處於關係探索期,亦隨著網路、社群的普及,導致青少年容易從社群汲取「什麼是愛」的概念。從社群媒體的風向、校園日常互動及教育現場的觀察,愈來愈常看到以下誤解:

● 把情緒失控當成深情

當孩子反覆接觸到社群上的情緒爆發、哭泣直播、威脅或指控時,容易誤以為「越激烈=越愛」,甚至把情緒勒索視為合理的溝通方式。

● 把控制當作安全感

查勤、限制交友、要求共享密碼、檢查手機等行為,本是界線模糊的警訊,但在社群劇本化的呈現下,反而被誤認為「重視」「在乎」。

● 把犧牲當作義務

不少孩子在戀愛中過度付出,認為只要願意犧牲自己,就能留住感情;這樣的錯誤期待往往導致關係失衡。

二、「公審文化」成為兒少模仿的衝突解決方式

網路上的公審風潮,對兒少的影響尤為明顯。

從各類社群平台的討論與匿名留言區,也能看出孩子在模仿網路上的衝突模式。名人利用曝光對話、請粉絲站隊、藉由輿論判定誰對誰錯的方式處理糾紛,容易讓青少年以為「公開」比「溝通」更有效,進而出現:

● 在社群公開貼文或限時動態爆料

把分手、吵架、誤會都搬到網路上尋求同儕支持。

● 在匿名平台散佈同儕隱私

孩子誤以為「匿名就沒關係」,卻造成嚴重的校園霸凌與心靈傷害。

● 以「把你公開」當作威脅方式

部分青少年會以曝光截圖、公開對話紀錄作為施壓的手段,使關係變成另一種暴力。

這些行為反映了社群文化已影響孩子面對衝突的模式,使他們更傾向用「公開」取代「溝通」,也更容易陷入焦慮、害怕被背叛、害怕成為下一個被攻擊的人。

三、年輕世代對「關係界線」的誤解愈來愈普遍

透過社群討論、校園事件與家長回饋,都能感受到孩子對界線概念的陌生。青少年常提出的疑問包括:

•  「為什麼不能看對方的手機?」

•  「秒回訊息不是基本的嗎?」

•  「跟異性講話不正常嗎?」

這些問題反映了青少年對「界線」的陌生。若沒有成人協助建立健康的界線概念,孩子往往會:

● 以為親密=無限透明

導致雙方失去個人空間,甚至陷入情緒依賴。

● 把「不舒服」與「愛你」混淆

無法理解對方的感受,也不懂得保護自己。

● 在關係中迷失自我

害怕失去對方,選擇忍讓、迎合、壓抑,最終造成心理負擔。

這些情況在許多年齡層的孩子身上都愈來愈常見,已不再是零星事件,而是值得社會重視的趨勢。

結語:保護孩子,從理解關係與情緒開始

名人社群風波只是引起社會討論的一個起點,但影響卻遠遠超過娛樂性。即便只是一時的網路話題,但對於孩子造成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意識到的更深。當社會不斷以衝突、爆料、公審與情緒失控作為「吸睛內容」,孩子吸收的每一句話、每一張截圖,都可能悄悄轉化成他們對「愛」「關係」「界線」的想像。

在這樣的世代裡,高雄張老師中心提醒:

孩子需要的不是更多戲劇化的故事,而是能讓他們安心的情緒教育、能信任的人、能討論界線與愛的安全空間。

無論是家長想了解如何陪伴孩子、青少年想談談關係中的不安,或是任何人在情緒與人際中感到卡住,都能透過張老師 1980輔導專線得到即時、免費且保密的支持。

高雄張老師中心呼籲社會大眾:

在充滿社群噪音的現在,更需要有人願意聽孩子說、陪孩子一起面對。

1980,不只是電話—它是孩子與家庭在困難時刻可以伸出的那隻手,也是每一個人停下來、重新理解自己的起點。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