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聞到焦味了?#烤吐司症候群
什麼是「烤土司症候群(toast-out)」源自網路對「慢性職業倦怠」的一種形容:不是一夕崩潰,而是被烤到“剛剛好焦”卻還硬撐著的日常,燒焦的不只是工作熱情,還有生活的味道。
世界衛生組織在 2022 年正式將「職業倦怠(burnout)」納入國際疾病分類。這不是矯情,也不是抗壓性差,而是許多人正在經歷的真實狀態。我們不是不努力,而是——過度努力,卻不再有感。
來看看「吐司三階段」,你現在屬於哪一種?
• 生吐司:剛進職場,滿腔熱血,願意多做多學,一切都像新鮮出爐。
• 半熟吐司:開始有些疲憊,工作壓力增加,但還能咬牙撐住,告訴自己「這是過渡期」。
• 焦脆吐司:進入無感狀態,每天像機器人般上班下班,沒有熱情,也沒有明確的目標,但還是努力維持著「好員工」的形象。
你是自己跳進烤箱,還是被推進去的?
當我們的三大心理需求——自主、勝任、連結被剝奪時,就容易出現倦怠。
例如:明明表現很好,卻完全被KPI框架控制,失去了內在動機。
每天準時進烤箱,但回報呢?
當我們努力了,但升遷、獎金遙不可及,甚至感受不到成就感,就會懷疑:「這一切到底值得嗎?」
你是不是那片拼命想看起來「沒事」的吐司?
有些人努力不是為了變得更好,而是害怕被別人看出「我不夠好」。這種表現導向的壓力,會讓人更快燒焦。
那我們該怎麼辦?
當個不再只是「被動烤」的吐司,你也可以成為自己的主廚。
我們邀請你試試這幾個小練習:
為自己設計「職涯三溫暖」:
- 每週做一件讓自己覺得有成長的小事
- 找一個能吐槽、也願意傾聽的人
- 允許自己偶爾不完美,甚至可以不進烤箱一兩天
重新定義你的「成功」和「回報」
覺察你真正的壓力來源:是責任,還是恐懼?
你不是沒用的吐司,只是忘了什麼時候該「彈跳出來」。
下次聞到自己焦掉的味道,別再說沒事,給自己按個暫停,也許你會發現──原來生活可以有別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