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Hot News

Hot News 最新消息

20220705
家庭關係-我的孩子會自殘108年

我的孩子會自殘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

 

我發現我的孩子手上有好幾條刮傷的痕跡,好像是自殘,但怎麼問他都不回

答,我真的好擔心喔…

 

  家中那個你所在意的孩子,他在他的房間裡傷害自己,那幾條刮傷的痕跡無論你怎麼問他也是低著頭不發一語。

 

  青少年時期又有人稱作「狂飆期」,孩子面臨身心的轉變,若此時加上家庭、學校、課業、人際等壓力,而認知及社會因應技巧、情緒調節技巧不足的孩子便可能有拔頭髮、打自己、切割抓傷自己皮膚等自殘、自傷的行為。通常這一類的蓄意且非威脅生命的自傷行為可能較不容易被注意;或是傷口可能容易被衣物掩蓋等原因,造成可能家長及師長發現時的責備與不諒解,以及孩子慣性使用自傷來達到經驗迴避的目的。自傷這行為雖沒有立即性的生命危險,但其風險仍是需要留意的,甚至自傷的次數、頻率等似乎也是能夠去推測其自殺的可能性指標之一。

 

  因此是什麼樣的原因會讓孩子選擇用自傷來去面對,而陪伴有自傷行為的孩子我們又能夠做些什麼呢,以下幾點提供給您參考:

孩子自傷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元,而以下會簡單以部分孩子自身所處的社會生理發展、人格特質、面對壓力的行為模式去討論,可能是有什麼樣的因素讓孩子會有自傷的行為產生。

1.社會生理發展

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正是形塑自我認同的階段,也是澄清自我身分、生活目標等,因此在面對自身生理心理社會角色的轉換及調適,容易讓孩子會有矛盾困惑、情緒不穩定等焦慮或憂鬱的狀態,因此在這樣一個不穩定的時期便有可能選擇透過自傷來減低自身的挫敗感。

 

2.人格特質

孩子可能對於負向情緒較敏感,同時具有情緒脆弱性之特質,同意對刺激產生情緒、產生之情緒較為強烈且要平復需要多花一些時間,若此時外界並沒有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與教導,則孩子容易選擇自傷的行為去因應。另外,孩子若是擁有完美主義的特質,在面對其無法達到的期望或期待也有可能選擇自傷的行為,來面對自己的挫敗感或罪惡感。

 

3.行為模式

面對壓力事件時缺乏因應的技巧,孩子容易透過自傷來宣洩壓力或轉移自身對於壓力事件的注意力,透過自傷的行為將注意力轉移至身體上的傷害,能因此暫時逃避他無法面對的事件。也有孩子可能對於情緒的想法是較壓抑的,因此若是有較大較無法承受的情緒,也有可能會選擇透過自傷的方式去因應那個巨大的情緒。

 

  在那些一道道傷痕之下藏著的是孩子的求救訊號,與一顆顆受傷期待你傾聽的心,那麼面對自傷的孩子我們能夠做什麼;或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去陪伴與接納他們,以下有幾點可以嘗試:

1.嘗試理解與同理孩子:

面對自傷的孩子通常師長發現時容易責備孩子的行為,並嚴厲禁止孩子在做這樣傷害自己的舉動,而鮮少去關注孩子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才有此行為產生。

因此先嘗試慢下來去看看面前那個受傷的孩子,試著用平穩與關心的語氣去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自傷的目的是什麼,試著不帶著你做錯了事情的態度去接近孩子,嘗試理解孩子自傷的行為雖然我們可能無法認同。但唯有帶著接納的態度,孩子才有可能更願意在我們面前展現他真實的樣貌。

 

2.教導孩子認識與抒發情緒

教導孩子認識情緒,我們每天會經歷很多事情自然會產生不同的情緒,而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是我們接收到外在刺激,所產生的心理反應,而情緒也是反映我們需要的一種訊號,因此認識情緒、面對情緒可以幫助我們更認識自己。

但有時候情緒的反應可能是我們無法承受時,便需要教導孩子如何紓解,可能是運動、和家人朋友傾訴等,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找出他所適合的紓壓方式。

 

3.告訴孩子求救的資訊

告訴孩子當他們心情極度低落時,有除了自傷之外面對的方式,像是去學校找輔導老師、撥打生命線或者張老師等,讓孩子理解自己並不是孤立無援,家長、老師甚至整個社會都是願意協助與理解他的。

 

  孩子自殘的原因可能多元且複雜,期待除了責怪之外能對於孩子多一些理解,面對那些令人心疼的傷口背後唯有接納與陪伴,心中的傷口才能有癒合可能。

回到頂端